日本人的文化裡,很少直接拒絕的大聲say no,反而會用曖昧的字眼 等會吧.....下次吧....,如果他下次沒主動約你,那就是沒有了喔! 看來,「曖昧」的確是拒絕別人的好方法,如果在一個大家都非常清楚規則的社會裡,這樣可能就像店裡貼的 不二價!!那樣簡單明瞭~~

那天跟一個朋友在逛街,難得有時間的他,每天都被工作壓的"額外加班"當"正常上班",難得在師大夜市裡 開買啦~~ 挑了幾件喜歡的衣服,店員說:1870,謝謝。 這樣一個不乾不脆的數字,就會讓人想在旁邊加一句:1800可以嗎? 當很少也不太會殺價的我,鼓起勇氣想把朋友的荷包綁緊一點的時後,店員指向牆壁上 白紙紅字的麥克筆筆跡,頓時我發現,那張紙上刻意妝點的繽紛小插畫,都和我的話變成多餘的!

就是這樣直接,有點冷漠卻叫人甘心的「閉嘴」。這個社會需要適時的來一點這樣的文字暴力嗎? 也許,我們都希望這樣一個長痛不如短痛的答案。

每個與你分手的人,最後都做什麼事? 一走了之,再也問不到理由原因;電話裡、簡訊中,say bye bye;或者看完你寫的文字、聽你哭泣結束的聲音然後「心安理得」消失,如果說不二價是一個確定的標誌,意味著你的殺價一點也沒用了,不買拉倒!那我們就真的會心肝情願掏錢或走人?

如果愛情關係有一套明確的規定,那圖書館裡的書可能可以燒一半了。找不到一本考試必殺的聖經,我們只能矇著眼睛搜索,黑暗裡不會受傷的安全路徑,然後在終點指示那些還在迷宮裡被複雜感情路逼到想尖叫的 小朋友~當一個愛情聖手,試圖救贖人群。

在愛情裡,我們真的需要不二價嗎?

一個朋友面對暗戀的對象重來沒有開口告白,如果在嚴格的愛情力它並不算真的戀愛過,但他的確把它算入愛情路上的經驗值,為此開心、難過,換角度想他需要的也須只是一個生活重心;生活重心可以有很多種,所以結論是:暗戀一個人當生活重心,可能等於養一隻紅貴賓隨時要記的餵牠吃飯@@

既然都要寄託,那就可以不拘形式吧!所以愛情相關字眼實踐起來,都屬於愛情。也許我們有時需要不二價的閉嘴暴力,但也許可以討價還價的殺價文化,只讓你少付十塊,卻帶來跟標價與眾不同的戰勝感!!

我愛你,不二價。^^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NS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